Page 17 - TYPE PEOPLE NO.54
P. 17

專
 專
 題
 題
 報
 報
 導
 導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長照 2.0 照顧不離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友善高齡環境 當個快樂老人
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高齡化的發展趨勢,面對勞動力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應快速高齡化的世代,近年政府陸續推

               口的逐年銳減,我國青壯年人口的「扶老比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多項重要的老人福利服務與政策方案,法定
               產生急遽變化,過去傳統養兒防老觀念,僅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退休年齡規定年滿65歲,可從勞動力市場及
               各自家庭承擔照顧長輩的責任,也因少子化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會活動中退出,但有些長者身心狀態依然健
               衝擊,勢必面臨家庭照顧功能的失衡狀態。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康,政府也透過補助民間團體,設置樂齡學習
               於職場上班族而言,面對這類高齡化的社會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心,辦理多元化的長青活動,創造長者與社
               態,不僅帶來了更多照護責任外,無形中也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會互動的機會,以及對於高齡人口的長期照護
 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已於1993年超過7%步
               積許多令人窒息的生活壓力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求,則積極規劃長照2.0計畫。
 入高齡化社會;2018年達14.05%轉為高齡社
 會,台灣人口2020年步入負成長。根據國家發
                   更有甚者,家中若有失能或失智的老人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「TYPE  PEOPLE」專訪中華民國家
 展委員會今年8月公布最新「中華民國人口推
               身為照顧者的一員,在維持家計之餘,時不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庭照顧者關懷總會,以走過20多年的家庭照顧
 估(2020至2070年)」報告顯示,預估2025年台
               處於擔心長輩在家安全與否,無法放任長輩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者權益的倡導經驗,提供長照2.0政策對「在職
 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,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
               自生活的責任感,有些照顧者會動起「離職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照顧者」的友善關懷,善用長照資源讓照顧者
 上老人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定義,65
               護」的念頭,只是一個看似「孝順」的決定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能享受被照顧的權益,避免因照顧家人而陷
 歲以上人口視為老年人口,而該年齡占比之於
               卻可能讓照顧者從此陷入「身心俱疲」的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「流沙中年」的泥淖;另外,採訪新竹在地
 社會總人口,代表的含意分別為:「高齡化社
               境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樂齡學習中心-「新竹市東區樂齡學習中心」,
 會」為該比率達7%、「高齡社會」為該比率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高齡教育的設立意義,以及如何讓家中長
 14%、「超高齡社會」為該比率達 20%。
                   初遇問題的新手,前半年最容易倉卒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輩快樂學習,達到樂而忘齡。
               職,以失智症患者平均病程大約10年來看,長
               期照護容易引發照顧離職者「經濟貧困」與「
               精神壓力陡升」兩大危機。近年來新聞媒體不
               時報導「照顧者悲歌」新聞事件,根據中華民

               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,民國106年的照顧
               悲劇報導共11件,107年倍增至22件。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 導


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15
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