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 - TYPE PEOPLE NO.52
P. 17
近年來d親職教育百花齊放d許多親子專家紛
紛出現媒體現身說法d坊間教養書籍成堆出版d網
路資訊四面八方湧入d如何選擇反而成為現代
父母的焦慮來源f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
如萍教授表示d大學的各種學校規定e校規或
許有幾百條k但以師大來說j校訓只有誠正
勤樸四字f家長想讓自己的小孩成為怎樣的人d
把握大原則d執行的方向只要不背離d其實並不需
要太執著細節f
舉例來說d孩子(2歲以上)一天能吃多少糖k
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致力推廣親職教育f
這個問題對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是一大難題d與其規
牽手共親職 定一天不能吃超過2顆糖i不如由均衡飲食的觀點出 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是一輩子的角色
發j思考孩子一天飲食的糖分攝取k若孩子願意喝
鮮奶而非含糖飲料d也許糖果多吃一顆d偶一為之 另外d和樂共親職每月15號發刊的電子
也未嘗不可d保留一點彈性d親子關係也就不會常 報d以好夫妻e好教養與好家庭等主
我們 和 我們的孩子 常因為一顆糖而彼此怒目相視f 題出發d提供專業的教養知識與實用的親子互動作
法d讓有想法的家長能訴諸實際行動f
1997年經由教育部委任設立國立臺灣師範大
訪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」主任林如萍教授 學家庭教育中心d成立至今以推廣親職教育多年 林主任認為愛孩子不能流於紙上空談d從日常
的經驗d林主任認為一個健全的家庭需從和諧的夫 生活中找尋可實踐的作為d而陪伴是最好的方
妻關係入手d雙方教養孩子的態度應一致f 式d陪著孩子讀書e陪著孩子聊天d甚至陪著孩子
滑手機d數位時代的教養d無法禁止孩子們與
為了將共親職的理念深植人心d師大家庭
手機為伍d但卻可以透過監督與過濾d建
研究與發展中心在教育部的計畫支持下d建構三大
立正確的使用行為f其中d訂閱電子報也可每月定
數位學習網站d和樂共親職j倡議夫妻共同育
期提醒父母親共親職的時刻又來了d林主任說
兒的技巧與知能i戀愛時光地圖j內容圍繞婚
生涯職場中d我們總有退休的一天d但是一旦為人
前預備與婚姻經營的相關主題i愛我們的家以
父母d爸爸e媽媽這份職業則是一輩子都
營造家庭同樂共學為推廣核心f有別於其他d這三
無法卸任的角色f
大學習網站除了提供專業資訊外d許多線上檢測和
互動遊戲d也能幫助使用者瞭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
並能落實於生活實踐f
家庭教育數位學習網站系列活動文宣品f
15